​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重型柴油车、挥发性有机物(VOCs)、扬尘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人努力,天帮忙”,经过全市共同努力、区域协同,在气象条件整体有利的情况下,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标志性、历史性突破,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为38微克/立方米,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实现“十三五...

【详情】

2020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保持个位数水平。

【详情】

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其余三项污染物保持达标

全年3/4的天数为优良天,“好天”比去年多了一个多月

全市各区域污染物浓度普遍下降

近年来全市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显著下降

空气质量“优增劣减”两显著

“蓝天”含金量持续提升

PM2.5南北差距逐步缩小

夏季秋季基本消除PM2.5重污染

更多+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的五年。2020年,在党中央领导下,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好...

【详情】

各级同频共振,社会共治基本形成

【详情】

完善体制机制,有效压实各方责任

【详情】

加强决策部署,高效推动工作落实

【详情】

精准治理VOCs污染

依法治理移动源污染

科学治理扬尘污染

巩固“无煤化”成果

法规标准更加健全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

在生态环境部的统筹指导下,本市和区域全面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多方面、多领域深入合作、不断突破,协同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共享空气质量改善成果。2020年1-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49微克/立方米,同步持续改善。

【详情】

重点时段攻坚实现多点突破

自2017-2018年秋冬季起,在生态环境部的统筹指导下,连续四年与周边区域共同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推动秋冬季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污染天数逐步下降。2020年,聚焦夏季重点时段,共同实施夏季VOCs治理攻坚,遏制区域夏季臭氧污染。

【详情】

污染过程应对实现精准突破

在生态环境部统一指导下,细化优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政策,优先管控环保治理水平差、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既有效避免“一刀切”,又推进重点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预测发生污染过程时,本地抓早抓小抓细,区域联动应急,提前采取措施,污染“削峰降速”效果明显。

【详情】

协同立法实现重大突破

聚焦流动性强的机动车,京津冀三地同步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并在生态环境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超标车辆数据共享、新车抽检抽查协同、在用车联合执法监管等机制,为区域依法协同治理移动源污染提供了坚实保障。

【详情】

​当前,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北京市大气治理成效还不稳固,“复合型”“区域型”污染特征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大气环境治理仍然艰巨复杂、任重道远。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坚持PM2.5和O3治理相协同、空气质量改善和二氧化碳减排相协同、本地治污与区域联动相协同,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

美丽北京-2020年我市污染攻坚持续发力 立案查处固定源4890起

美丽北京 - 2020年北京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标志性突破

寒冬中北京蓝天白云下的美丽风景

2020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

38!38!38!

版权所有: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67号

邮政编码:100089 Email:bevoice@163.com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1013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