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统建筑如何实现零能耗降温

从建筑设计上,一些重要的大殿采用重檐式屋顶,在屋顶与天花板之间形成架空层避免太阳辐射热直接作用在建筑内部,而且室内上升的热气会积聚在架空层中,减少对人体的影响故宫等传统建筑的屋顶四角檐部高高翘起,有效遮阳,从而降低室内温度传统的四合院等建筑采用庭院式布局,庭院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起到遮阳和通风的作用。高大的门楼和影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阳光直射进入院内和室内。

建筑材料选用也有讲究。比如采用青砖等材料砌成的墙体,有一定的隔热性能,且厚重的墙体热容量较大,能在白天吸收并储存热量,在夜间温度降低时缓慢释放,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借风设计北京传统建筑多以 “建筑群” 的形式出现,如故宫西临前三海、北倚景山,其内部也设有多处花园,夏天这些园林景观会形成天然的 “低温高压区”,积聚凉爽空气,使得建筑群内较为凉爽。传统建筑还会利用建筑之间的空间和街道等形成风道,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内部,实现通风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