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0年!大水缸→ 后花园→ 聚宝盆,一起来探“密”

在北京东北郊密云区

巍巍燕山怀抱深处

一座浩渺水库

犹如一颗深山明珠

碧水如镜、分外清凉

这里是华北地区最大水库、

北京最大地表饮用水源地——

密云水库

王海欣/摄

9月1日

这座被誉为首都“大水缸”的水库

将迎来60岁生日

六十一甲子

密云水库

为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蓬勃发展

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也在保水与富民间孜孜求索

戳视频了解一下��

   

“北京人每喝三杯水中,

有两杯来自密云水库

密云北部山区,在66米高的白河主坝之上放眼远眺,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最大水面面积188平方公里的密云水库一片烟波浩渺,深蓝色的水面随秋风泛起涟漪。潮白河水从水库缓缓流出,自北向南穿过北京城东部。

北京密云水库一角,新华社 陈振海/摄

谁能想到,眼前平静流淌的潮白河,曾是泛滥成灾的洪魔。500多年间,潮白河的洪水曾5次侵袭北京,8次淹天津,冲垮房屋2.2万间,致使38万人受灾。

洪涝成灾的同时,京津地区又严重缺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发展及人口急剧增长,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与日俱增。解决潮白河水患并破解京津“水荒”困局,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迫在眉睫的大事。

为此,1958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勘定坝址、京津冀20多万民工参建的“千年工程”密云水库正式开建。

“当时没有什么机械化设备,石头都是一点一点用大筐背上来的,有的是靠手推车”。如今,遥望这座宏大水库,81岁的罗连恒至今仍记得参与水库建设时的艰辛,耳边似乎还响起机械的轰鸣声和齐心协力的打夯声。

当年,他和队员们在隧洞内从事爆破打洞等工作,虽然冒着塌方危险,任务繁重,但谁也不叫苦。

经过20多万人艰苦奋战,历经700多个日日夜夜,“高峡平湖”的密云水库最终于1959年实现拦洪,次年9月建成,铸就了一座新中国历史上的治水丰碑。这座水库终结了潮白河水患,充分发挥了拦洪蓄水、灌溉农田、城市供水、水力发电四大功能,真正实现了化害为利,使得京津冀的安全用水有了保障。

60年来,密云水库累计为京津冀供水390多亿立方米,其中向北京供水约280亿立方米,年均供水量6.5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年供出320多个昆明湖的水量。曾有一种说法是:“北京人每喝三杯水中,就有两杯来自密云水库。”

水源保障的背后,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流域内各区县的默默付出,特别密云百姓的巨大牺牲与奉献。

从1958年至2003年历经3次大规模搬迁,共102个村庄、6.9万多人迁出;修建水库占用耕地28.6万亩,占当时密云耕地总面积四成多;10.4万亩“押宝地”全部退出耕种,94个“库中岛”全面清理,水库一级保护区畜禽养殖全部清退,300多家企业关闭,网箱养鱼撤出……

为守护这一库清水,密云从曾经的种粮大县变成了缺粮县,移民怀着“舍小家、为国家”的朴素情怀离开故土,放弃养家糊口的生计。

“密云水库是首都的生命之水,是首都防汛的顶梁柱,更是首都供水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主任、密云水库流域市级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刘大根说,水库建成60年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从“九龙治水”到“一龙管水”

早上8点,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水上执法分队队员郭钦东就和同事们整装待发,乘上快艇,开始了“乘风破浪”的巡护任务。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密云水库”,是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密云水库清澈湛蓝的水面上,联合执法大队的巡查快艇疾驰而过。和冠欣/摄

从1998年开始,郭钦东就在密云水库工作。因为库区湿度大,即便是炎炎夏日,队员们也要穿着秋衣秋裤,还要忍受风湿病的困扰。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密云水库流域北京境内划分为一、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为长约110公里的环库公路以内,面积273平方公里,涉及密云7个镇、43个行政村,现有常住人口3万多人。

“这么大范围,这么多人,之前水务、渔政、城管等多个部门各管一摊,职责分不清,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劲儿也使不到一块儿。”郭钦东说。

2014年,北京市政府印发《进一步加强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完善密云水库管理体制,形成综合施策、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大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力度。2016年,由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和密云区环保、农业、城管、国土等7个部门的90名执法人员组成的密云水库联合执法大队孕育而生。

在此基础上,密云继续深化保水体制改革,于2018年成立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将区级131项涉水执法权统一授予综合执法大队,在全国率先实现特定区域综合执法。

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宇兴评介绍,目前密云已建立完善区、镇、村三级保水体系并配备保水力量。“水库的保水工作从‘九龙治水’到‘一龙管水’,加强了顶层统筹,形成保水合力,使执法能力和效率得到显著增强。”

为防止人员进入库区,库区周边还建设了300公里长的围网,实施库区封闭管理。水库的一级保护区还被细分成160个网格,2000多农民通过“绿岗就业”成为库区的“保水网格员”。网格员们每天在各自区域内巡查、看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由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实现网格化管理。

除了人防、物防,技防也很重要。站在密云水库智能化指挥管理调度系统的大屏幕前,执法人员可通过监控看到水库各个卡口、重点区域的监控画面。

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密云水库智能化指挥管理调度系统的大屏幕前,工作人员正密切关注水库情况。

宇兴评说,目前正在建设由390多个摄像头组成的密云水库智能监控系统,预计在8月底将全部完工。

从“大水缸”“后花园”迈向“聚宝盆”

退耕还湖、畜禽禁养、水库封闭管理,啥都不让种、不让经营,库区群众的生计怎么办?

潘临珠说:“为了不让保护水库的群众吃亏,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保水富民之路,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王海燕/摄

2018年起,密云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乡村旅游“十百千”工程,即打造10个精品乡村旅游项目、提升改造100个精品乡村酒店、提升发展1000个精品乡村旅游项目。2019年,密云接待游客83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9亿元。

为了让库区农民顺利转产、转岗、转业,密云区政府还出资扶持库区农民发展养蜂、露地菜田、现代高效果园、果品安全生产基地等7类占地面积小、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特色农业项目。截至目前,共确定产业项目16个,涉及资金上亿元,有效助力了低收入农户脱低增收。通过“一镇一业”产业发展模式,板栗、苹果、葡萄、梨等林果都成了库区乡镇的致富法宝。

山水田园,画境密云。“密云水库经历了60年风雨,密云人民为了建设水库、保护水源无怨无悔,付出巨大牺牲和奉献。”潘临珠说,“未来,密云的水库、山林,不再只是京城的‘大水缸’和‘后花园’,还将成为山区农民的‘聚宝盆’,实现保水与富民融合发展。”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夏子麟、魏梦佳、田晨旭

版权所有: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67号

邮政编码:100089 Email: bevoice@ 163.com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1013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