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密云:山水田园引领致富之路 “两山”转化实现农民增收

2020年10月10日,生态环境部命名了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门头沟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密云区和怀柔区荣获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三区紧紧围绕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绿色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及“两山”实践的国家样板。

密云区

创新升级“两山”转化模式

全面深化生态惠民行动实践

密云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生态涵养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水源保护区与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均居北京市首位,也是北京市森林面积最广、湿地资源最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密云区绿水青山优势厚积薄发,金山银山转化活力迸发,“保水富民”“蜂盛蜜匀”已成为“两山”转化的密云名片,在不断推动生态资源、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深化生态惠民富民过程中形成了一批鲜活生动的典型案例。

 

密云水库湿地

在今年密云水库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中提到:“得知你们发挥好山好水的优势,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感到很高兴”,并强调要:“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为建设美丽北京作出新的贡献”。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与嘱托,密云区委、区政府随即印发《关于严格履行保水首要政治责任奋力打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典范之区的实施意见》(京密发〔2020〕5号)《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严格保护密云水库的行动计划(2020—2022年)》(京密发〔2020〕6号)等文件,全面提升密云水库保护水平,充分发挥好山好水优势,加快实现绿色发展与生态富民齐头并进!

保水与富民齐头并进

库区农民增收途径实现多样化

密云区从“局域保水”到“全域保水”,创新形成以水库为核心的面源污染控制体系、点线结合的溯源治污体系、全覆盖节点监控网络体系、立体化应急预警防控体系“四位一体”大型水源地综合保护治理体系。密云水库一级区273平方公里划分为160个保水网格,全面实施“定格、定人、定责、定章”的网格化管理,实现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及上游主要河道全天候、无缝隙、全覆盖管护。2019年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26.8亿立方米,创世纪新高,水质始终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后八家庄村位于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紧邻密云水库东岸,土地资源缺乏。为响应“保水”要求,2014年退出耕地种植4800亩,人均减少耕地8.5亩。2015年10户养殖户全部退出牲畜养殖,以上人均年减少收入5000元。为了推动“脱低”工作,带领全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后八家庄村除了确定苹果产业为村里主导产业之外,还通过绿岗就业、发展养蜂、技术培训、政策帮扶等方式,重点对低收入户进行帮扶,产生明显成效。

2018年8月,密云区在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安排2150名网格员在家门口绿岗就业,保水网格员岗位对后八家庄村的农民增收带动作用较大。全村共安排42名村民参加保水工作,看护库区围网、巡查库区环境,低收入农户优先上岗。在不影响家庭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每人每月直接获得保水劳务补贴1500元,全年收入为18000元。42名保水网格员全年劳务补贴总额为756000元,仅此一项收入,全村户均增收3124元,人均增收1370元。

充分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

蜂产业蓬勃发展形成生态惠民生动实践

近年来,密云区不断推进蜂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发展、品牌化发展以及与农业融合发展、与旅游融合发展,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目前全区蜂农2072户、蜂群11.5万群,蜂群总量占北京市的44%,依托蜜粉源植物资源,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全区362户低收入农户通过养蜂实现“脱低致富”,养蜂脱低模式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刘金良家住穆家峪镇上峪村,大学毕业后,受父亲的影响,怀着对蜜蜂难以割舍的情怀,2015年放弃高薪工作回乡从事养蜂事业,一直致力于改变现有养蜂现状,以新方法、新观念改变传统养殖思想,力求将蜜蜂养好并实现规模化及机械化的转变。2018年,因气候变化造成蜂农收入严重受到影响。针对特殊气候对蜜蜂的影响,刘金良赴江西学习“仿生物学免移虫”技术,第一个引进免移虫设备,并于2019年将此技术得以实践并取得成功。2019年在自家蜂场积极实践“多箱体养殖法”,两种方法相比较后,“多箱体养殖法”效果显著。2020年销售成熟蜂蜜20万元,王浆3万元,加上销售蜂胶、蜂蜡和授粉蜂收入3万元,2020年合计收入26万元。

低收入农户的“甜蜜”事业

谷永海是高岭镇上甸子村人,常年有病没有劳动能力,孩子正在读大学,全家三口人生活全靠妻子种地维持,日常小开支靠政府发放的低保金维系。2017年,密云区出台了发展低收入户养蜂政策。谷永海开始养蜂50群,2018年,他家蜂群总量增加到85群。2019年,将蜂群扩繁近100群,年内生产蜂蜜2100公斤,收入26300元,实现了全家脱贫。谷永海妻子对今后发展充满了期望,计划将养蜂规模发展到150群。2020年,预计生产蜂蜜3000公斤,实现收入4万元,达到当地中等收入水平。

创新生态共建模式

精品民宿成为推动“两山”转化

又一重要引擎

密云区着力塑造“山水田园,画境密云”生态形象,将休闲旅游业作为“两山”转化的重要路径。密云区不断创新生态共建模式,通过引入北京城建集团“一村一企”帮扶模式,扶持休闲旅游产业,为大城子镇下栅子村打造“大城小苑”精品民宿项目,共计建造精品民宿8处,投资1300万元。为了配合精品民宿项目的实施,由城建集团下属北苑大酒店负责,选取有意愿做精品民宿服务员的村民,经培训合格后直接派驻到精品民宿做服务员,在帮扶期内,所有人员费用由北苑大酒店承担。自2019年5月1日起开始营业,截至目前接待散客2000余人,已实现营业收入124.64万元,净利润38.08万元。吸收当地劳动力7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可达3000元,有效促进了当地村民脱低增收,提升了下栅子村自我造血机能和发展能力。今年年底,北京城建集团会将全部投资资产及利润整体移交给村集体,这一举措将有效壮大下栅子村集体经济,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民宿——鹿鸣山居

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规模化、

高质量发展

密云区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载体,持续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挡升级,深化密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十、百、千”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在全区打造10个精品乡村旅游项目,提升改造100个精品乡村酒店,提升发展1000个精品民俗院落。

截至目前,全区长年稳定经营的民俗户为2800余户,民俗经营户达到10户以上的民俗村50个,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108家,本地旅游从业人员2万名。

 

古北水镇夜色

 

版权所有: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67号

邮政编码:100089 Email: bevoice@ 163.com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1013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537